对接国家物联网规划 加快物联网与电力行业深度融合
公司名称:发布时间:2019-09-20浏览次数:7197
近几年,与物联网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相继出台,指导物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可以说是电力领域对物联网各类政策制度下的落地实践,既符合物联网各类顶层设计精神,又体现电力行业本身发展特点和规律。
物联网在国内兴起至今已经历十年时间,下一个十年中,物联网将进一步与国民经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提出为物联网与电力行业深度融合提供了保障。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有了新型基础设施的新定位。基础设施不仅是项目本身带来的效应,而是具有明显的乘数效应。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中,不仅对光纤光缆、通信设备、电源设备、空调设备形成直接投资,而且这些基础设施建成后会直接带动手机、智能硬件、行业终端、政企应用等方面的间接投资,进一步促进上游产业出货量、就业及基于这些基础设施形成新的经济形态、商业模式。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多个层面具有新型基础设施的典型特征,集中体现在基础支撑和对内对外业务方面。在基础支撑方面,泛在电力物联网未来要“建成统一标准、统一模型的数据中台,实现对电网业务和新兴业务的全面支撑”,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形成与电力相关的广泛业务的底层基石。在对内对外业务方面,由于电力设施本身就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通过数字化的业务协同和流程贯通及统一的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建设,将进一步对电网本身业务和全社会的涉电业务带来更大便利,支持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言:“把负责留给自己、把极简留给客户”。统一的标准、数据中台、数字化协同、智慧能源平台等正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智能化,电力行业在这些方面的投资一定会带来国民经济多个行业连锁性投资和收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泛在电力物联网正是践行中央提出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是国家出台物联网各种支持性政策和制度。如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标准委等十四部委制定印发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发改高技〔2013〕1718号)。不过,过去十年中物联网相关政策和制度更多聚焦于物联网产业链中横向领域建设,国民经济各垂直领域自发主动地出台相关政策制度较少,导致这十年中物联网整个产业体系虽已建立,但与垂直领域融合深度不足。物联网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需要给国民经济各行各业赋能才有存在的意义,但很多行业有数十年甚至百年历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决策周期和项目周期都很长,新技术大规模渗透其中并不容易。因此,各行业主动拥抱物联网显得尤为重要,下一个十年应该是垂直行业主动发力的时期。国网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以看作是电力行业自发主动地出台与物联网融合的政策制度。目前,物联网芯片、模组、通信、平台、边缘计算等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和商业模式已趋于成熟,若有各行业本身主动的政策支持,则物联网在本行业落地速度会进一步加快。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很大意义上承载着物联网在垂直行业大规模示范的任务,国网推出这一领域建设规划正当时。泛在电力物联网不仅关系电力行业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更关系国计民生,因此相应的制度保障必不可少。在保障措施中,笔者建议可着重关注以下3个方面:1、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并举。泛在电力物联网需进一步以开放的思路,一方面充分吸纳外部前沿的物联网技术,结合电力行业特征进行创新,在外部服务领域可以考虑借鉴成熟经验,打造开发者社区,吸引第三方开发者向电力物联网平台聚集;另一方面,需尽最大努力发展产业生态,与各类专业服务企业协同合作,发挥其在所属领域的知识经验和资源优势,形成重量级行业应用。2、顶层设计与行业政策融合。在泛在电力物联网推进过程中,应注重与国家对整个物联网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的协同,成为国家物联网顶层设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密切关注中央和各部委针对物联网出台的最新政策、要求,尤其是针对各类物联网政策中具有共性的部分。泛在电力物联网推进中需做到吸收共性部分成果、达到共性部分要求、促进共性部分完善,保证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全国物联网一盘棋中形成典型示范效应。3、发展速度与安全可靠协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势必影响到千行百业,其产业影响巨大,发展太慢不能满足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发展太快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平衡速度与安全的关系,一方面要提升泛在电力物联网本身的安全防护水平;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数据主权归属,防止信息泄露。期间,相关政策法规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创造条件的同时,建立规范的监管框架,防范各种风险,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发挥技术创新作用。(来源:中国能源报)